廣州經濟增速領跑一線城市,千年商都加快轉型-今牛財經
各地經濟“三季報”已逐漸揭曉,其中,一線城市廣州的表現頗為亮眼。
廣州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,據初步核算并經省統計局核定,前三季度,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868.99億元,增長6.9%,比上年同期提升0.6個百分點,全市經濟運行總體平穩。
6.9%的增速也在四個一線城市中領跑。
廣州市社會科學院高級研究員對今牛財經分析,前三季度廣州經濟增速較快,與廣州新的工業項目、新的動能增多有關,隨著近幾年一系列大項目的落戶,廣州后勁十足。
數據顯示,今年以來,廣州工業投資穩步加快,在富士康、樂金OLED、廣州粵芯12英寸、恒大(03333.HK)智能汽車零部件等大項目推動下,工業投資增長25.9%。工業技改投資增長88.0%,完成投資超億元的工業技改項目33個,同比增加17個。
另一方面,相比其他三個一線城市,廣州傳統產業占比較大,當前這些傳統產業正在轉型,通過加快數字化轉型,傳統產業的效率不斷提升,產品和企業競爭力不斷增強。
近日,廣州市商務局支持阿里巴巴釘釘在廣州立白中心共同發布“新品牌之城——廣州”。廣州市商務局副局長吳尚偉表示,廣州品牌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數量、增速均位居全國前列,這樣的變化讓人欣喜和振奮。“千年商都”,不僅僅因為這是一座因商而興的城市,更因為廣州宜居而且宜業,品牌創新、新技術應用不斷賦能企業發展。
彭澎說,傳統產業包含了很多可以新興產業化應用的內容,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嫁接得好,可以改變傳統產業的性質,極大地提升傳統產業的效能和競爭力。通過加快數字化轉型,有利于推進廣州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。
比如廣州的洗滌行業有立白、藍月亮、浪奇等知名企業,這些產業通過加快數字化發展,不斷升級迭代。立白集團CIO阮群錕介紹,立白通過與釘釘的合作,解決上下游生態的協同問題。通過合作,打造集團內統一且唯一的數字化工作平臺——“嘟嘟”,將郵件、KMP、導購、悅差旅、物流等模塊全部納入到一個平臺,它既是人、組織、信息的連接器,又是人、組織、效率、生態的賦能器。
與此同時,作為“千年商都”,廣州有著全國最好的專業批發市場。截至2018年,全市共有713個專業市場,市場商戶逾80萬,市場年交易總額超萬億元。這些批發市場,一邊連接著珠三角30多萬個大大小小的工廠,一邊吸引著全球100多個國家的客商。
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,今年前三季度,廣州快遞量45.34億件,位居全國各大城市第一。
因此,加快傳統商都向現代商都轉變十分關鍵。11月13日,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《琶洲地區發展規劃(2019-2035年)》提出:將琶洲地區打造成數字創新產業、會展產業、總部經濟等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、外向型和創新型經濟集聚發展的高質量經濟增長極。
琶洲西區互聯網創新集聚區正全面建設,引進了阿里巴巴、騰訊、科大訊飛、小米、唯品會等一批互聯網企業總部,已發展為廣東省互聯網百強企業集聚度最高的地區之一。
未來,琶洲地區將加快吸引電子商務產業高端要素集聚,引領帶動廣州商貿的轉型升級。按照規劃,到2025年,琶洲地區基本形成以數字經濟與會展產業為引領的產業格局,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,實現地區營業收入約5000億元。